「數學人」為患病弟弟從醫 陳沛然醫者父母心:與病人建互信最重要
發布時間: 2019/06/18 14:37
最後更新: 2020/06/03 18:05
6月12日「反送中」集會演變成嚴重警民衝突,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在6月17日召開記者會,公開證據證明醫管局管理層人員洩露病人資料,並指自己會一力承擔局方的譴責。
作為腸胃科專科醫生的陳沛然,早前接受TOPick專訪時,提及其成醫之路雖源於母親鼓勵,但讀醫及行醫經歷,令他愈發感受到幫助病人、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重要。
陳沛然昨引述醫護同事指,急症室電腦有一個免登入系統,涉嫌將申報的病人資料,包括示威者資料洩露給警方。而612集會後,有傷者到醫院求醫期間,被警方以涉暴動罪拘捕,令市民在示威活動受傷後,不敢入急症室求醫,陳沛然與一眾醫護人員在工餘時間自發出去做醫療站。
我們很害怕有人受傷,而有人不肯去醫院,我們很難過和難做。
唯有我自己去處理件事(公開醫管局洩露病人資料),我必須要保護市民及前線人員的信心和私隱。
【延伸閱讀】質疑醫管局洩露病人資料 陳沛然不畏局方譴責:我一力承擔
受媽媽啟發讀醫
陳沛然早前接受TOPick專訪時,講述其成醫之路。他坦言,自己成長於單親家庭,由母親獨力撫養他和兩個弟弟,過著拮据的生活,卻令他更努力奮發向上。不過,行醫從來不是陳沛然的夢想職業,自稱「數學人」的他在大學JUPAS聯招選科時,原本選修工程系,惟當時二弟突然患上重病,經常要進出醫院。
媽媽就問我,既然你成績可以,不如去讀醫,說不定可以幫到弟弟。
雖然「初心」並非讀醫,但被母親一言驚醒,陳沛然毅然在聯招改科最後一日,把第一志願改為醫科,最後以高考3A佳績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。他憶述,首年讀醫時,除了弟弟的病外,有一名舊同學的爸爸患上肝癌亦找他幫忙,當時他只能翻查書籍,卻無法協助治療,令他感到無力。
與病人建立互信
陳沛然認為,若自己能成為醫生,就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,行醫的決心愈來愈強。多年來,陳沛然行醫有平淡亦有驚險,見過病人嘔血,血濺上天花板,要立即做手術,亦見過不少病人不敵病魔逝世。
醫生醫治病人,確實是幫到人,這回饋不能用金錢衡量,於我而言是『獎賞』。
除了治療外,他認為與病人建立互信是最重要,而醫患之間的良好關係亦帶給他很大的滿足感。他提及有一名60多歲、病情嚴重的肝衰竭患者,在他治療下逃出鬼門關,他現在不時與該患者相約飲茶。另有一名血癌病人,與父母來到門診時無助地哭泣,陳沛然雖不能為他治療,但幫他致電轉介掃描和適合的治療,最終令病人痊癒。
之後他每年都會寄聖誕卡給我,後來他發現我做了議員,寄來議員辦事處。
盼女兒對社會有承擔
育有3名分別11歲、8歲和6歲女兒的陳沛然,強調自己並非「女兒奴」,不會把女兒當公主般撫養,也拒讓孩子為補習和考證書奔波。他亦重視與女兒的互信關係,設身處地為她們著想。
他提及,大女曾在數學小測僅取得40多分,陳沛然沒有怪責,而是花了3晚提早下班為她複習,助她在大考中取得佳績。
對於女兒的盼望,陳沛然坦言,不會要求她們傳承父母的職業當醫生,只希望她們能有獨立、解難的能力,將來成為對社會有責任、承擔的人。
撰文 : 林愛娜 TOPick記者